1.福島核事故后,大亞灣核電基地在核應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福島核事故給國際核電行業(yè)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整個行業(yè)進行著深刻的反思。首先,從技術角度,過去在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中,更多地關注了事故的預防,完善并發(fā)展了包括縱深防御、多道屏障在內的各種事故預防理論,但福島核事故的發(fā)生再次提醒,除了事故預防外,事故的緩解和應急也應得到同等程度的關注,要將事故預防和應急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預防和應急的協(xié)調和平衡。
為深刻汲取日本福島核事故經(jīng)驗教訓,中廣核派出六個檢查組對在運和在建核電站進行了全面自查,同時配合國家相關部委開展了全面綜合安全檢查,檢查表明中廣核核電廠基本滿足我國現(xiàn)行核安全法規(guī)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最新標準的要求,具備完備的應對設計基準事故的能力,也具備一定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能力,安全風險處于受控狀態(tài),核電廠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針對自查和綜合安全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確立了“敬畏核安全,守護核安全”、“核安全是核電廠的生存之本”、“在核安全投入上不需要考慮經(jīng)營成本問題”的安全改進原則,對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主管部門改進要求,結合國際同行的良好實踐,借鑒福島核事故的經(jīng)驗反饋,在運和在建電廠分別從極端自然災害應對、嚴重事故緩解、強化應急響應和國際同行經(jīng)驗借鑒四個方面制定了安全改進策略與實施計劃,按照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時間段有序地開展實體改進、補充分析和專項研究工作。經(jīng)過近兩年的努力,在運、在建核電廠共計92項改進行動已完成41項,進一步提升了在運和在建機組本質安全,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及業(yè)內的高度認可和肯定。
今后大亞灣核電基地還將借鑒國際國內最新的經(jīng)驗反饋,繼續(xù)開展安全改進,確保核電安全。
2.突發(fā)生產事故時核電站會怎樣做,在非工作日怎么辦?
電廠的一般工作人員及應急人員都熟悉應急行動計劃,且在與電站應急相關的所有崗位都安排了應急值班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各個崗位的人員都會進行應急授權培訓課程復訓和應急演習,以確保在真正發(fā)生事故時,能夠迅速進入應急狀態(tài),并保證應急的順利進行。
不論何時出現(xiàn)了事故,整個現(xiàn)場都會有一整套的應急組織和應急設施,并將應急組織分為應急指揮部和各專業(yè)組兩個層次,應急人員(還包括非應急人員)立即轉入應急組織,開始運做應急工作。
3.嚴重自然災害下全廠通信中斷,如何進行應急報告及指揮?
核電工地應急通信系統(tǒng)根據(jù)核安全法規(guī)《核動力廠營運單位的應急準備》中對應急通信的要求,按照應急通信與常規(guī)通信相互兼容的原則,以及通信手段多重性、多樣性,和有足夠裕量的要求進行設置。通信系統(tǒng)主要由微波傳輸系統(tǒng)、光纖傳輸系統(tǒng)、程控電話交換系統(tǒng)(包括行政交換機、安全交換機、調度交換機)和無線尋唿系統(tǒng)及無線對講系統(tǒng)組成。應急中心有行政電話、安全電話、衛(wèi)星電話等多種冗余備用通信手段。其中衛(wèi)星電話可在全廠通信中斷情況下使用。
4.核電站應急人員配備如何?平時是怎么開展工作的?
在核電站的日常運行中,除了電廠20多名運行值班人員外,還有100多名應急值班組織的人員處于24小時隨時待命狀態(tài)。他們包含了設備維修、技術分析、核安全防護、通訊醫(yī)療等電站的各個專業(yè)。
電站要求應急人員在值班期間不能離開核電基地區(qū)域。在機組突發(fā)狀況時,由主控制室或應急指揮中心發(fā)出應急人員啟動要求,不管白天還是夜里,應急值班人員都必須在第一時間抵達工作集合地點,及時按預案開展行動,以保障核安全。
對于電站可能遇到事故、異常,電站建立了一整套應急運行操作預案,并對執(zhí)行人員每年都進行強化培訓和模擬演練。對惡劣的自然災害應對我們也建立了預案,例如:對于臺風,電站規(guī)定在氣象部門發(fā)出不同等級的臺風警告時,要分別執(zhí)行不同等級的檢查和操作預案清單,重點崗位加強值班人員,確保應急柴油發(fā)電機、安全冷源等核安全重要設備處于良好防御狀態(tài),并準備好這些設備異常時的緊急處置手段。
5.電站應急撤離時有那么多車輛把基地內外人員都運送出去嗎?
應急撤離時,將對人員和道路進行嚴格管控,實施有組織、有計劃地撤離。以大亞灣為例,撤離車輛來源為核服總公司下屬環(huán)通汽車服務公司,可調配車輛約80輛,運力約3000人/次。撤離全程時間大約需要80-90分鐘,人員全部撤離大約需要3~4個小時;電站承包商自身也有一定運力,有需要可向電站請求支援。另外,當場內運力不足時可向廣東省政府請求支援。
6. 一旦進入核應急狀態(tài),電站周邊公眾應該注意什么?
核電站周圍的煙羽應急計劃區(qū)半徑為10km,分為內區(qū)(撤離區(qū),半徑為5km)和外區(qū)(隱蔽區(qū))。公眾在核電站發(fā)生事故時需:
? 保持鎮(zhèn)定,服從指揮,不聽信小道消息和謠言。
?收看電視或廣播,了解事故情況或應急指揮部的指令。
?聽到警報后進入室內,關閉門窗。
?帶上口罩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接到服用碘片的命令時,遵照說明,按量服用。
?接到對飲用水和食物進行控制的命令時,不飲用露天水源中的水,不吃附近生產的蔬菜、水果。
?聽到撤離命令時,帶好隨身貴重物品,家電、家具、家畜等不要攜帶;聽從指揮,有組織地到指定地點集合后撤離。
?如果檢測到身體已被放射性污染,聽從專業(yè)人員的安排。